市资源规划局2024年确权登记工作成效

一是持续推进房屋办证工作。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3次全市处遗工作推进会、3次局级处遗项目推进会、9次疑难项目推进会和30次项目方案审核会,研判督导推进处遗项目,推动全市处遗工作有序进行。开辟转移登记绿色通道,加快欠缴税费核算追缴,定期移交协调解决转移登记前置手续办理问题。有效利用处遗督办系统,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约谈5个进度滞后的区县,对3家不良开发建设单位进行约谈问责。2024年完成首登项目142个11万余户,办理转移登记项目33个9000余户。协同推进保交楼、保交房办证工作。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聚焦打造““四最”登记财产营商环境,通过理念、机制、技术、服务创新,实现了政策“无死角”、改革“全覆盖”。组织赴外地市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实现存量房交易合同签订与预告登记同步申办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与抵押登记合并办理,实现“验登合一”“竣工即交证”“抵押即交证”。实施存量房(二手房)“带押过户”改革举措实施,市本级存量房(二手房)“带押过户”共200笔。开设线上邮寄服务,申请人通过关注“西安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申请证书邮寄服务,上线以来申请邮寄量达5900余笔。全面开展商品房自行办证,引导群众即可自行申请办理商品房转移登记,已公布34批共计657个项目。持续提升登记信息水平,探索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人线上办理远程委托,实现“一码管地”规范统一、高效共享、业务协同的新机制。持续推进抵押进银行,全市27家银590余个银行网点可受理抵押登记业务。依托西安市“一网通办”线上综合服务总入口i西安APP,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委托”见证服务,探索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人线上办理远程委托,减轻群众办事负担。

三是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印发工作通知,按照及时更新、按时汇交的原则,建立登记成果数据集中+日常更新机制,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时核实更新、查缺补漏,定期集中汇交和实时更新,做到变化一宗、更新一宗、上传一宗,时刻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的准确性。建立登记成果共享应用机制,发挥登记成果在土地供应、土地征收、执法监察等土地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协同市级部门及时划清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水域河流、道路交通的权属界线,推动权属争议问题有效解决。对全市11个涉农区县进行实地调研和督导检查,一线研判推进权属不清、单元划分、坐标转换等重难点问题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