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鄠邑分局紧扣预报预警、防御责任体系、撤封控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四项机制要求,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动态调整隐患点与风险区。结合“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机制,组织开展4轮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已核销隐患点2处,动态更新97处隐患点和风险区台账,确保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二是编发方案与预案。完成《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发,并指导街办编制各点位“防抢撤”预案,针对气象变化情况及时叫应,发送风险隐患通知4次,编发地灾防范天气信息6期、及时通过微信、电话叫应叫醒各隐患点、风险区责任人及监测员,指导巡查监测;
三是健全四级责任人与群测群防网络。明确各点位“四级责任人”(区、街道、村、监测员),更新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在岗带班、值班人员在岗值守,确保值班电话、手机24小时通信畅通,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应急技术调查队伍24小时值守备勤,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强化演练培训与宣传。在全市沿山区县率先完成97处点位全覆盖宣传培训演练,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演练。开展蒋村街道和井街道入户宣传、城区集中宣传2次。开展常态化巡查,结合“宣传演练常态化”机制,提升群众防灾意识。
下一步,鄠邑区将持续深化四项机制,突出“平急两用”原则,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鄠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