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按下“快捷键” 政企“双向奔赴”共发展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聚焦“三个年”活动,结合“八个新突破”重点任务,进一步转变思维理念,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全链条保障,通过面对面指导、一线督导调研以及协同其他部门等工作,保障了西安东站、西十高铁(西安段)、西兴线改扩建工程等一批中央、省、市重大项目用地,全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高耸的塔吊、穿梭的工程车辆、忙碌的工人,共同绘制出一幅现代科技工业的壮丽画卷……

在西安高新区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业时代)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作为陕西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芯业时代公司牵头重点推进,主要建设一条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填补陕西8英寸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空白。

“项目去年9月完成备案,今年4月拿到《土地移交单》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了‘交地即交证’。”项目负责人郭经理说到,“高新区相关部门办事很给力,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封顶,明年6月份建成投产。”

“我们采取‘告知承诺+容缺预审’工作机制,通过提前介入、专业辅导、帮办代办,实现规划、消防、人防、绿化等事项‘一窗受理、并联审查’,实现产业项目‘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资源规划高新分局负责同志表示。

时间就是生产线项目的生命,从“拿地”到“拿证”;从“一堆事”到“一件事”;从“多次跑腿”到“一次领取”;从普适服务到私人订制。随着一项项惠企利民政策的施行,将多环节、长过程的审批时间压缩至“一窗受理、并联审查”,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助力企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

全力保障高铁建设

“秦山渭水、丝路长安”。高铁东站以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形态坐落在西安市绕城高速外侧,位于浐河东侧,白鹿原西侧。虽然还在建设中,但设计图中可以看出,东站屋面采用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形态,展现“八百里秦川”的恢宏气势,正立面运用灵动弧线造型,勾勒出丝绸飘动地飞舞之势,寓意西安东站将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上的新地标。

新建西安东站车场西安东站建筑总规模39.4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3650万人次。目前,西安东站已开展大面积站房基础与结构施工,站房西区承轨层下部结构已经完成,承轨层上部高架站房结构已开展施工。

为推进西安东站建设,资源规划灞桥分局全面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和外围环境保障工作,实行重点任务清单化、跟踪督办动态化、 综合协调现场化工作法,坚持落实调度通报制度、沟通协作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按照具体任务时限,重点工程节点,逐块逐宗推进三条高铁征迁工作。

政企实现“双向奔赴”

“百事食品陕西生产基地是百事公司在中国的第十个食品生产基地,这是百事公司响应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今年,百事公司西北地区首家食品生产基地于西安破土动工,落地西安经开区,彰显其持续深植中国市场、与区域伙伴共赢互益的长期承诺,也是响应地区经济发展号召、助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决心体现。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招商洽谈与落地保障同步推进的思路,从明确意向合作到签订正式投资协议仅用2个月时间,从用地征拆到具备招拍挂条件用时17个工作日,从明确合作意向到企业拿地仅用时3个月,项目新公司签约完当天1小时内完成注册,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仅用48天,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西安效率”、保障了“百事速度”。

据了解,市资源规划局为推进高质量项目手续办理,严把重点项目源头入库关,联合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征集西安市 2024 年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明确重点项目的列入标准;充分发挥制度机制作用,印发市局《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包抓方案的通知》,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抓和三级“干部服务员”机制,坚持周统计、月调度、定期通报、问题反馈等制度,采取“三色四限”方式管理项目,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责任主体,全力推进手续办理。坚持深入一线督导调研,解决制约重点项目土地和规划手续办理的征地拆迁、社保缴纳、文物等200余个局外问题,确保重点项目依法开工建设。

(办公室、重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