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481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签发人:邹林
市资源函〔2024〕23号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481号提案的复函

曾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建议的提案》(第4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法规”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中相关城市更新工作要求,2022年12月,由我局牵头起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强调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防止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提出以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为主,对拟实施城市更新的区域,要及时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专项调查评估,梳理评测即有建筑状况,明确应保留保护的建筑清单,未开展调查评估、未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区域,不应实施城市更新等明确要求。为切实有效保护文物等各类文化遗产安全,我局结合自身职责,依据有关法规,印发了《关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工作中应强化调查评估、落实规划管控要求的局系统内部各环节协同以及与文物、文旅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同时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按照2021年11月西安市出台的《西安市城市更新办法》,我局从职能角度出发,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紧密衔接城市更新的最新系列文件精神,分别编制和研究了《西安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西安市城市更新规划土地管理实施细则》初步成果,有效指导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同时配合市城改事务中心,抓好项目资源要素保障工作。

二、关于“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的建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方面。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体系,我局在完成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之后,相继组织了北院门和七贤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两个保护规划分别总结提炼出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明确了各类保护对象;提出了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的分类保护提升方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保护传承方案。

同时,我局通过组织设计、制作、选址和施工,于2022年8月初,完成了三学街、七贤庄、北院门3个历史文化街区8个点位立碑保护工作,碑体上刻有该历史文化街区名称、简要介绍及街区示意图及二维码,便于市民游客深入了解街区历史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方面。为做好历史建筑现场保护和标识工作,展示和宣传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特色,我局设计制作了第一批30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牌,进行了现场安装,标志牌以中英双语介绍了该历史建筑的身份信息和价值特色,并镌刻了二维码以检索相关信息;同时完成了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及保护图则的编制工作,明确了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核心价值要素及保护要求等,将作为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管理的技术指导依据。目前,我局正在开展第二批历史建筑的普查筛选工作,经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拟选出了53处77栋列为我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待政府确定后对外公布。

在活化利用方面,我们鼓励将可利用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改造为纪念场馆、展览馆、博物馆、旅游观光、休闲场所等,通过文化创意展示、地方文化研究、民间工艺传承、老字号经营、科技孵化、创新创业、商务办公、特色餐饮、民宿客栈等方式进行建筑功能更新活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三、关于“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塑造城市风貌”的建议

针对历史城区的展示利用规划,我局提出充分利用历史城区不同时期文化遗产,形成以隋唐盛世长安体验、五代至宋元文人墨客体验、明清民居与宗教文化体验、近代革命文化体验等主题的展示路径;同时依托文化空间,对秦腔、西安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其他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意性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

为加强对历史城区(明城墙内)的保护,落实城市更新及风貌特色管控要求,我局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西安历史城区(明城墙内)保护提升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将钟楼区域作为重点区域提出以下城市设计管控措施和建议,一是提升四条大街的街道环境品质和游览体验,包括调整街道断面,增加慢行空间等。二是打造慢生活商业文化体验区,推进商业空间升级改造,包括改进过时的购物中心,营造多元复合体验场所等。三是长效管控四条大街的历史格局和风貌形象,包括保护和展现以钟楼为核心的历史格局,控制视线廊道与建筑高度等。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实施方案》(市办发〔2022〕20号)专章还研究了“推进活化利用”的政策引导,提出依托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培育文化产品研发基地,支持设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相关影视产品制作,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推动西安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三学街、北院门、七贤庄、易俗社、老菜场、顺城巷、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和蓝田葛牌红色文化小镇等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品牌提档升级的政策指导要求。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心自然资源和城市规划工作,我们也将努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为西安在开展城市更新过程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