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红线是不可突破的底线


全民抗“疫”期间,充足的粮食、蔬菜供应给了我们持久攻坚的信心,也考验了我们的耕地应急保障能力,这也让更多人开始重新认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尤其对基本农田“上山下河”、农村建房乱占耕地、耕地占补平衡难落实等现象更为警惕。追根溯源,各类乱占滥用行为导致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直接危及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所在。然而,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不仅仅承载着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还有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农耕景观等生态功能,更是“山水林田湖草”整个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耕地一旦被占用,即便补充或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良田,也必然会改变耕地的空间布局,进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稳定。从这个角度讲,耕地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避免占用。可见,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是坚守耕地红线应有之义。守住耕地红线,我们不仅有底气端牢自己的饭碗,还有底气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进而应对不确定的生态危机和突发事件。

耕地红线是我们的生存线,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可突破的底线。纵观各类乱占滥用耕地行为,有的建房建厂、有的种树挖塘、还有的搞绿化景观,这充分反映出,当前生产、生活与生态等各领域的用地刚性需求异常强劲。即便如此,无论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还是乡村振兴,都不足以成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理由。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偏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摆脱过度依赖土地的老套路,没有在盘活存量上花费心思,更没有给耕地资源留足空间。

对于耕地保护,国家“最严格”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中央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我国土地管理法对耕地保护尤其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刑法对乱占滥用耕地行为也有明确的定罪和量刑。然而,非法占用农用地依然是近年来涉农领域多发案件。这种情况下,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必要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落到“严”处。

多年来,我国坚持规划管控,严把用地审批和用途管制关口,督察与执法及时跟进,多部门联动加强良田建设与管护,通过刚性约束和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守住了耕地红线。从非典到亚洲金融危机再到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屡次“心中不慌”渡难关,就是因为耕地红线让我们端牢了饭碗。

当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拿出了“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一致性”的态度,强调查清查实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状况与分布,摸清资源家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将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协调解决空间冲突。国土生态修复将耕地资源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的层面,开展全域综合治理。我们借助智慧耕地管理平台,可以采取线上监控和线下核查的方式对耕地状况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一个“规则明晰、严保严管、动态监管、考核问责”的耕地保护监督机制逐渐形成。

疫情是大考也是警示,耕地保护久久为功。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和贸易不确定风险增加,累积性生态风险加大,而耕地红线就是我们必须严防死守的底线。